岷縣依托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以品牌創市場,以特色謀發展的中藥材強縣之路。今年,岷海制藥按照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引進先進技術,建設占地5000平方米的輻射滅菌站項目,為促進藥材創優、形成優良品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該項目建設周期12個月,建成投產后,年處理中藥材6萬噸,年產值3000萬元,實現利潤1425萬元。
從2000年開始,該縣將科研隊伍和高校專家請到當歸的規范化種植研究中,先后與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中醫學院、定西市旱農中心、蘭州大得利鑫泰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及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開展科研攻關,在岷歸2號等優質新品種(系)選育、規范化種植、生物肥料應用、低殘留新農藥、新肥料篩選、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搶占了市場制高點。通過產、學、研相結合,使全縣以當歸為主的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實現了質的突破和跨越。2001年,岷縣被命名為“中國當歸之鄉”;2002年12月,岷縣當歸獲原產地標記認證,成為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第一個獲此認證的中藥材;2010年,該縣建成了符合GAP要求的優質當歸種子基地3600畝、當歸種苗基地6500畝、當歸GAP基地5000畝,中藥材GAP種植面積達到9萬多畝。當歸的質量、生產技術、產地環境和飲片加工質量等都有了一系列的操作標準和規程。 通過強化品牌意識,打造品牌產品,岷縣中藥材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以藥材精深加工為主的企業相繼建立,以無公害“綠色藥材”為原料加工開發的鮮當歸系列化妝品備受市場青睞。近年來,開發出以“岷歸”為龍頭,紅芪、黃芪、黨參等30多種藥材齊頭并進的中藥材產業化生產格局,使中藥材成了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目前,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25萬多畝,產量達5.2萬噸。該縣5大類16個系列的中藥材產品已遠銷香港、臺灣地區及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0多個國家,年創匯近千萬元。據統計,該縣年出口“岷歸”2200多噸,占全國當歸出口量的90%以上,在國內也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岷縣已成為全國中藥材種植大縣。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岷縣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撐和全縣最具發展潛力的支柱產業。 |
責任編輯:魏玉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