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沼氣農家樂
陽春四月,風景宜人。從莊浪縣城驅車20多分鐘,便來到柳梁鄉張陳村柳望春家。在寬敞干凈的廚房里,52歲的柳望春正忙著為全家人做午飯,1個沼氣爐上煮米飯,1個沼氣爐上炒菜??粗{色的火苗,柳望春感慨地告訴記者:“以前做飯全用煤,一頓飯做下來,整個廚房內濃煙四溢,熏得人睜不開眼,現在好了,只要‘啪嗒’一扭開關,不到10分鐘,飯就做好了,省時省力省電,家里也干凈。”
柳望春家的變化只是莊浪縣沼氣建設的一個縮影。
“做飯煙熏火燎,廁所臭氣沖天,污水滿地橫流,蚊蠅四處亂飛”是過去莊浪農村的真實寫照。為了徹底改變農村環境,有效增加農民收入,近幾年來,莊浪縣將農村沼氣建設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改善民生的有效舉措來抓,利用國家沼氣項目建設,通過資金補助等方式在新農村建設、整村推進、移民搬遷等示范村配套沼氣建設,實施“一池三改”工程,將沼氣池建設與改廁、改圈、改廚配套同步進行,把沼氣池建在牲畜圈舍、廁所下面。糞便產生沼氣,沼氣燒火做飯,沼液沼渣當肥料,催生出‘豬——沼——菜’、‘豬——沼——果’、‘雞——沼——果’等多種生態經濟模式,拉動了養殖業,調整了種植業結構,推動了農村新型循環經濟的發展,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嘗到甜頭的永寧鄉下灣村農民逯發春算了一筆賬:“‘一池三改’農民自己總需投資不過1000元,如果用沼氣提供能源做飯、照明,每年大約能節約近2000元,再加上養豬、養牛收入,一個家庭沼氣收入可達1萬元。”沼氣建設的巨大效益激發了農民建設沼氣的積極性。今年,該縣已落實沼氣項目戶2779戶,建成沼氣池1634戶,建成暖圈517個。
沼氣建設的實施,徹底改善了農村衛生條件,使鄉村變得更加美麗,農民的生活日欲文明,開啟了農民新生活,促進了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