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茬麥(油)套稻——模式一:共生套稻
適用于:稻麥(油)兩熟水源充分地區(qū),特別是無雜稻自生的田塊
一、前茬要求
田塊較平整,灌排方便。無雜稻(紅米稻或雜交二代)落地自生,前茬無草害。麥田未用綠磺隆或甲磺隆除草劑,油菜田未用胺苯磺隆除草劑。
二、水稻套播要點
品種:當?shù)赝茝V品種一般皆可應(yīng)用,大穗型和穗粒并重型的抗病品種更利于高產(chǎn)超高產(chǎn)。
套播期:以該品種在當?shù)爻R?guī)露地育秧最佳時間為參考。如常規(guī)中粳蘇中播期5月15日左右,雜交中秈為5月10日左右,水稻與麥(油)共生期一般為15-25天。
播種量:常規(guī)中粳稻麥田套播一般每畝12斤左右,漏水田塊可增加2-3斤,低洼地、油菜田減少2-3斤。雜交稻每畝4斤左右。
浸種要求:提前3天浸種(低溫需提前4天),日浸夜露,確保播種時80%左右種子破胸露白無根芽。嚴格搞好藥劑浸種。
播種程序:及早備足每畝30斤過篩干細土,播前1天備好種子堆量三分之一的粘稠泥。播種當天,先將稠泥與破胸稻種拌和(如沙泥可先加入少量面粉;有條件的可少量添加 “旱育保姆” 包衣劑),再加入干細土揉成顆粒狀,篩去多余細土。必須按畦稱種均勻撒播,田頭地角適當增加播量作為備用苗。無鼠雀害地區(qū)大面積農(nóng)場可免去包衣,破胸稻種淋干水后,用噴粉狀態(tài)的彌霧機均勻噴播。
速灌速排:播后當天傍晚田間灌水,浸沒田面后速排,確保第2天上午田溝無積水(爽水田塊可保水一夜后速排)。播后3天田面干燥的,可以傍晚濕潤田面促全苗。遇持續(xù)高溫干旱特殊年景,發(fā)現(xiàn)套播稻苗中午卷葉的,最遲可在前茬收割7天前傍晚速灌速排,既有利于保苗,也有利于防止三麥高溫逼熟,增加千粒重。
撒施苗肥:麥收前3天左右,每畝撒施配方肥或復(fù)合肥30斤作苗肥。如當年灰飛虱大發(fā)生,可肥料中加入敵敵畏每畝5~6兩(先與3斤左右干細土拌勻,然后拌入肥料中),選擇晴好天氣,連片薰治灰飛虱。油菜田可收割后撒施苗肥。
三、秸稈覆蓋還田三種方式
前茬可人工或機械收割。機收留茬高度20-30厘米。
套稻麥秸全量自然覆蓋還田三種方式:方式一,留茬收割后的麥秸就地散開(適用于麥秸400公斤以下的田塊)。方式二,留茬收割后的麥秸就地散開加就近埋入墑溝(適用于麥秸400公斤以上的田塊)。方式三,留茬收割后的麥秸自然條帶(適用于種糧大戶和農(nóng)場、無墑溝的地區(qū),要求使用可形成秸稈條帶狀的收割機如新疆2號等)。
前茬油菜脫粒后的菜殼均勻散鋪套稻田面。
四、麥(油)收割后30天作業(yè)要點
收割后:收割后立即灌薄水,保濕潤5-7天,可有效避免稻苗干枯或水層中秸稈埋沒倒地的稻苗。稻苗豎立后逐步建立薄水層促分蘗。
結(jié)合建立薄水層,每畝施脲銨20-30斤或尿素15斤左右(雜交稻少施。下同)。
收割后15天左右——封殺化除:[時期]水稻葉齡3葉以上;薄水層時全田稻苗心葉露出。[用藥品種]套播稻專供“芐.二氯”。[用藥數(shù)量]每畝 75-100克。[用藥方法與要求]田面濕潤,晴好天氣露水干后,先將除草劑與少量水稀釋,再兌水攪拌后細噴霧。手動噴霧器每畝兌水3桶、彌霧機兌水1桶半(雜草嚴重地段可重復(fù)噴)。噴后隔1天建立薄水層,[注意點]不得淹沒水稻心葉、缺水補水3天。
收割后20天左右:每畝追施尿素20-25斤。
化除后7-10天對漏噴的少量雜草和半死的大草人工拔除,就近埋入墑溝作肥料。
如常規(guī)中粳稻田間發(fā)現(xiàn)類似雜交秈稻的紅米稻苗(特征:稻苗較高、葉齡較大、葉色較淡、拔起可見粒型略長、谷殼內(nèi)殘存紫黑色種皮),雜交稻田內(nèi)發(fā)現(xiàn)雜交二代苗(稻苗較高、分蘗較早),務(wù)必同時徹底清除。
對于雜草特別嚴重的田塊或地段,針對不同雜草,使用不同的除草劑,折實面積用藥挑治。主要雜草推薦藥劑及每畝藥量:高齡千金子——6.9%驃馬40毫升。高齡稗草——6.9%驃馬50毫升加套播稻專供芐二氯50克。三棱草、闊葉草——7.5%水星30克或13%2甲4氯400毫升。各類雜草混生——驃馬50毫升加套播稻專供芐二氯50克加7.5%水星20克或13%2甲4氯300毫升。[注意點]稻苗必須5葉以上;田面濕潤;選擇當天晴好無雨、不悶熱的天氣;露水干后細噴霧;按實面積用足藥液每畝2-3桶(必須手動噴霧器見草噴霧);藥后隔1天務(wù)必灌水;保持5天淺水層(短暫落黃為正常);挑治化除后 7-10天,及時清除遺漏雜草和半死的大草,就近埋入墑溝。
收割后25天左右:對超過面盆大小的空白塘,就近移密補缺。方法:人工拔取或鍬鏟帶泥稻苗,拋向空白塘(注意田間為腳印水)。
病蟲防治:根據(jù)當年當?shù)剞r(nóng)技部門要求及時防治。
五、中后期田間管理
肥料:對生長量不足的田塊或地段,在有效分蘗終止期前(蘇中粳稻一般為7月上旬),每畝尿素5-7斤補施黃塘肥。穗肥用于促花保蘗,蘇中粳稻一般于7月下旬每畝施尿素15-20斤。因水稻生長后期秸稈基本腐解可供肥,原則上不施保花肥。
水漿管理:達穗數(shù)苗后分次露田、切忌重擱田;穗分化階段間隙灌溉,前水不清,后水不進;打“破口藥”保持水層;灌漿結(jié)實期干干濕濕,以濕為主。該稻作典型特征之一是后期根系活力強、綠色葉片多,適宜養(yǎng)老稻奪高產(chǎn)并提高米質(zhì),因此要適當推遲收割(蘇中地區(qū)現(xiàn)行推廣的粳稻品種10月下旬至11月初收割為宜),注意收割前10天無雨水時,灌好最后一次水。
病蟲防治:根據(jù)當年當?shù)剞r(nóng)技部門要求及時防治。
責(zé)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