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豬e網|添加時間:2011年01月14日
核心提示:春節期間由于氣溫低,空氣混濁,空氣質量很難控制,也是豬病的發病時期,加上春節期間豬場人員散漫,消毒工作做不好很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下面主要針對春節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
春節期間發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氣溫低,空氣污濁,特別是舍內空氣質量很難控制,為了保溫通風受到限制,各種不利因素造成豬群自身抵抗力下降,易感動物增加使嗜低溫的病原菌有機可乘。春節期間人員不足,工作質量難以保證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針對多種發病因素,特作出以下預防措施:
1、為防止春節前員工回家團聚過節的普遍現象。在元旦前后對全場員工做統一安排,有計劃的安排節前或節后回家探親,盡可能減少春節期間不在崗人數。對春節期間在崗工作人員增加薪酬補貼,按不同崗位給予3倍于當月日平均工資,按7天計算,用高待遇留住節假期間在崗員工(此項需申請上級批準)。對所有員工11月份進行談心調查,有離職傾向的人員,對其崗位補充招聘,春節前2個月到位,進行培訓。同時元旦前補充到位春節期間應急飼養和技術人員5名以上,以備特殊情況。
2、防寒保溫工作,特別是豬舍內小氣候條件的控制。每個棟舍提供2套供暖方案,并且每套方案均能獨立達到預期溫度要求。熱風爐,鐵爐子,保溫燈,輔助措施干木墊板,墊草。
3、空氣凈化。呼吸道疾病的傳播中,空氣是最主要的途徑。因此要降低空氣中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損傷作用的氨氣,二氧化硫,灰塵??刹捎蔑暳现刑砑映籼砑觿┤缢咎m寶等,中大豬舍采用潮拌料,適當減少掃欄次數,合理進行通風,氣霧消毒增加空氣濕度,改進燒土爐子的方式,來降低粉塵產生源。同時使用中和劑,吸附劑等降低豬舍內的有害氣體含量。
4、提高飼料營養。冬季是多種疾病多發期,適當提高各階段飼料的營養水平,提高豬的自身抵抗力。減少或消除飼料原料中有毒原料的使用量如棉粕、菜粕等。飼料配方要穩定,不到萬不得已不進行配方調整,降低換料導致的應激。
5、免疫保健。對基礎免疫和保健嚴格按程序進行。保健過程中遇特殊情況及時調整,做到準確,高效。
6、增加疾病高發月份的抗體檢測頻率。在11月份至來年的3月份期間每月1-2次全群采血檢測藍耳,豬瘟,偽狂犬,副豬的抗體,準確把握多發病的感染及變化情況,以便提前做出應對措施。
7、細化臨床病例的檢測。對異常病例必須第一時間隔離,會診,并嚴密監測傳染情況,一旦發現有傳染傾向,立即設立欄,棟,車間,場四道封鎖線。對病豬,飼養人員,果斷隔離,設專門技術員負責發病豬舍的管理。
8、常發病的免疫。每年11月份到來年3月份是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的高發期,并且發病豬最先起于育肥中后期的豬。因此在9月份起在保育車間對60日齡左右仔豬增加二聯苗免疫一次,持續到來年1月份。
9、生物安全控制。控制人員物資的流通,對在場區大門處修建淋浴室和物資消毒室,所有進場人員必須淋浴更衣方可進入,所有物資必須經過甲醛熏蒸消毒方可進入使用。已運行豬場的擴,改建工程9月底前完工,未完工的停工至來年3月份。期間對施工場地及道路進行重復消毒凈化,將生物安全隱患降低到最低限度。
10、各種防寒保暖物資由專人負責,確保供應的及時性。
11、豬群周轉執行全進全出的原則。轉出后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特別是病弱,僵豬要每批一銷售,不得轉入下一棟飼養,否則會使其本身攜帶的病原傳染給下一棟,造成更大的損失。
12、環境衛生,消毒是基礎工作要嚴抓不懈。對各個部門,棟舍及各個衛生死角定期檢查,及時整改,按標準驗收。消毒工作的人員,物資投入在10月到來年3月要增加30%-50%的投入,確保消毒效果,控制疾病的傳播。
責任編輯:范世玲